醫護故事
尼木不相信眼淚 ——援藏醫生黎榮福記實
春寒料峭,我在大年初十一回到西藏。
本來下午到的飛機,因為高原上的一場雪而晚點,抵達目的地已近半夜。走出機場,純凈的星空下,高原特有的氣息一下環抱住了我,寸寸縷縷。深吸一口氣,熟悉、親切的味道撲面襲來,剎那間我有種時光錯位的感覺,恍惚中仿佛自己從未曾離開?;鼐﹥蓚€月,午夜夢里經常出現的卻是尼木遼闊而高遠的藍天、絡繹不絕磕著長頭的朝圣者、縣醫院張口閉口叫著我們“老師”的同事和那些飽受疾病折磨卻澹泊安然的藏族患者。
來到西藏,不管你愿不愿意,都會在無形中對你的心靈進行洗滌和重生。為此,每一個初到者都會付出代價。重回西藏,缺氧所致的高反再次戲虐了我們,并且比去年夏天剛到時更加猛烈。如同被唐僧念了緊箍咒,頭痛頭脹如期而至;走上普通一段路,胸口亂撞的小鹿似乎就要砰然而出;原本濕潤的嘴唇沒兩天就已經干枯裂開;慢慢爬個三層樓,就必須扶著樓梯狂喘半天……盡管我們已經很有經驗,吸上氧、吃上一片芬必得就能緩解頭痛,但是輕聲慢語、鵝行鴨步還是必須的。到了這兒,“睡著沒睡著不知道,吃飽沒吃飽不知道,病了沒病不知道”的生活就開始了。
高反也沒有放過其他人。當雄醫療隊的一名隊員,入藏第二天頭暈倒地,眉弓磕破了一道長長的口子。我們尼木縣里很多干部都是調藏工作的,春節從內地回來多多少少都有些高原反應。頭痛失眠、疲憊上火、心慌和高原性高血壓最為常見,要是感冒了就會比較麻煩,常常會遷延一個多月。因此這段時間在縣里的醫療保障,也是我們醫療隊重要的任務之一。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在住所、食堂、指揮部辦公室組織他們體檢、查血壓、測血糖、對癥發放藥物、提出治療方案、叮囑注意事項、給他們送醫送藥……有時覺得援藏一年不容易,但想想這些經年累月調藏工作的人們,那才是“舍小家,顧大家”。
因為醫療隊冬季休假,尼木縣醫院的手術已經停了兩個月,這里的藏族同胞不管大大小小的手術,都得長途跋涉轉院去拉薩,不方便也非常辛苦。回到尼木,醫療隊立即投入到縣醫院的日常診療工作中,盡管我們個個都還是心慌氣短,動不動就氣喘吁吁。續麥鄉的牧民赤列曲宗春節期間斷斷續續右下腹疼痛,我們剛到兩天就再次急性發作,于是我們醫療對緊密合作,給她急診進行了闌尾切除,開啟了我們2018年的手術之旅。
高反給了我們挑戰,而尼木縣的人們卻讓我們又一次地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??h委在元宵節前晚組織的新年團拜會,我們有幸受邀參加,一睹藏族同胞過藏歷新年的盛況。食堂的藏桌圍成一圈,每個桌上一盤各式各樣、色彩艷麗的“卡賽”(酥油炸的面食),一盤當地的綠色食品燉土豆,每人一碗混著人參果的牦牛酸奶,還有喝不完的酥油茶。藏歷新年最重要的儀式是輪流吃“切瑪”(繪有彩色花紋的五谷斗,左右分別盛滿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,上面抽有青稞穗和彩花)?!扒鞋敗毕笳髫S收和吉祥,吃的時候很有講究:先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抓起一小撮糌粑灑向空中敬天地(三次),然后左手拿起炒麥粒放進嘴里,最后分三口喝掉主人捧過來的一大碗家釀的青稞酒。當那大碗金黃清涼的青稞酒入肚,我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。團拜會的高潮是敬獻哈達——大家雙手捧著潔白的哈達轉著圈走,互送哈達,互道祝福:“新年快樂!扎西德勒!”此刻不存在高反,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,心里暖洋洋的。之后大家坐在一起進餐、敬酒,品嘗著青稞酒、大口吃著原汁原味的手抓牦牛肉,幸福感爆棚。
元宵節晚上,夜幕下的尼木空蕩寂靜,獵戶座獵人腰帶上三顆連成一線的參宿星高掛南天,熠熠生輝,與北坡上的北斗七星遙相呼應。東山頂上玉輪初現,遠方的親人啊,月亮已上柳梢頭,約不?